2017年第一周,两部电影,两本书,两部SP

2017年的第一周已经结束了,还没准备写年终总结或者新年规划之类的,毕竟我们是过农历新年的,还有半个多月可以拖呢。

这一周看了两部电影《一个勺子》和《我不是王毛》,都是小成本优秀电影,其中《我不是王毛》是我觉得这两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了,可以说是少见的教科书级别的黑色幽默电影。看了两本书《许三观卖血记》和《活着》,这两本还是京东618的时候买的,某天下午随手抄一本看了,太精彩了,一气呵成的故事,比起一下午看不到100页的某意识流大作,《卖血》只一个下午就看完了,《活着》一晚上看完了,余华的小说看起来非常轻松,没有任何负担。补了两部日剧SP,老剧《白线流》去年年底补完的(那时的酒井美纪真是太漂亮了),然后这周补了《白线流 二十岁的风》和《白线流 旅立的诗》。这两部SP并不是多么优秀,但也有些有意思的内容可以写一下。

电影

在国产烂大片横扫影院的时候,其实这两年并不乏优秀的国产电影,只是大多数可以称为优秀的国产电影都是小成本文艺类电影,没有大牌导演和演员,没有成规模的营销和炒作,院线也不给多少排片,甚至根本上不去大荧幕,有的根本就不是为大荧幕拍的。

《一个勺子》是2015年的电影,可以归类为喜剧、剧情电影。故事根据小说《奔跑的月光》改编。据说虽然是改编,但没有像其他改编作品一样只留个架子而大修大改,基本没有改动原小说内容,所以看下来文学性较强,故事也比较完整。《一个勺子》是陈建斌(据说是甄嬛传的皇帝)的导演处女作,自己出演男主,作为处女作真的非常优秀了,演而优则导的成功转变,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导演。

作为“过于”忠于原著小说带来的问题是,有的地方电影表现不出来文字描写的那种感觉,尤其是后面三家人都来要傻子的时候,总觉得有些缺陷,虽然要表现拉条子的善良,但是电影表现出来就不是那种感觉了。电影要讲在现在的社会下,人都变得精怪,那些坚持做善良的事的人被当做傻子看待,让观众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是一个将别人看做傻子的“傻子”。但是剧情在拉条子处理后面两拨人的无理要求的时候,有点过于想要突出这种“淳朴的善良”与“精怪的恶”的冲突,过度的想要突出冲突反而导致这种冲突变得很假,失去了真实感,其实可以更好的处理一下。还有一个小小的突兀是出现多次的台词“人生就是这样”,喜剧里面插一句贯穿始终的简短台词没有问题,但是可能是演员表演不够好,并且这句话并不适合作为口头禅的,在小说里面经常出现也许可以,在电影里面多次被念出来就显得突兀了。

我很喜欢《一个勺子》片尾的处理,傻子最终没有找到,拉条子从破衣服里面拿出了傻子开始带的破帽子带上,走在路上被小孩子喊作傻子,从拉条子的视角去看路上的人,去看那些喊自己傻子的小孩,绝佳的摄影。

《我不是王毛》是2014年拍的电影,2016年3月短时间上映过,票房惨烈(不到200w),最近很多平台对这部电影评价颇高。有人评价是低配版的《鬼子来了》,我看完了感觉不应该说低配版,《王毛》是一部和《鬼子来了》一样优秀的抗战类电影。《鬼子来了》艺术成就很高,在《电影史话》里面还特意讲到姜文的《鬼子来了》带来的电影艺术突破,《王毛》的突破我们不好说,但是电影的可看性来说,《王毛》不输《鬼子来了》。

先给总体评价,我在豆瓣的短评: “叙事流畅,笑点布置毫无尴尬,喜剧气氛包裹的悲剧故事;用常用的话说:故事完成度非常高,主旋律抗战片却毫无说教成分,感动和反省都在故事里让观众自己体会”。在抗战神剧席卷天下的时候,能有一部这样正常的电影真的非常非常难得。对于战争电影,有这样一句话:“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,要表现的主题总是反战的”,《王毛》也符合这一规律,不需要刻意民族大义,不需要刻意英雄主义,表现人的私心是可以的,表现人在战争面前的胆小完全没有问题。很多抗战剧称为了神剧,第一点立意就错了,不成为神剧才难。对现在很多国产电影来说,讲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很难做到了,《王毛》一开始给我感觉就很好,不管各个小情节还是整体故事大走向,都很完整,甚至觉得这片子是教科书般的剧本才有的故事。

《王毛》是少有的几部能真的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会心一笑,还能在片尾给你一种悲伤、惋惜的国产电影。电影最后的高潮部分妥妥的R级片血腥镜头,能过审估计也是八一厂的特有待遇吧。片子最后的主题升华,有人可能觉得过于主旋律,这也是很多人认为《鬼子来了》比《王毛》更高一筹的地方(不刻意迎合主旋律),我倒觉得还好,我并不反对主旋律的电影。要说问题还是那个问题: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如果不是八一厂做的,估计根本过不了审,就像《湄公河行动》一样,没有公安部点名估计也过不了审。

《王毛》也是少有的使用方言而不让人尴尬的电影,反而觉得方言特别出彩(“信球货”),可见剧组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;摄影很有惊喜,贯穿始终的风车意象,还有几乎全部是黑白影像,到最后才出现彩色(反映王毛的思想成长升华?)。题外话,这两年黑白摄影似乎很受欢迎,好几部得奖电影都是黑白摄影。

前段时间大部分都在看《追忆似水年华》,说实在有点吃力,虽然有人说第一部是最难的,坚持看完第一部后面就轻松了,现在看第二部也没感觉轻松啊摔。。。

余华的几本书在年中就买了,一直摆在柜子上没看,懒得啊~~~元旦某天下午没事干抽了本《许三观卖血记》看,一气看完,看得好爽,比起意识流轻松多了,第二天就又看了《活着》,同样。

多买书备着就有这个好处,想看了抽出来就有的看,看完一本还有第二本可以看,看完第二本还有第三本可以看,现在在看《兄弟》,但这一开篇的屎屁尿。。。。

余华的小说,一种冷冷的感觉,一个人要死,一句话,他就死了,生命没有崇高,没有敬畏,没有高贵,天地不仁以人命为刍狗。看书的时候,仿佛读者是一个旁观者,一个冷血的旁观者,看着那个人遭受苦难,看到那个人死去,你不仅是无能为力,更是根本不想去动手帮助。并不是那个人不可怜,也不是你太冷血,而是透过黑色、荒诞却偶尔又轻松的描写,给人一种无力感,一种只能旁观的态度:没有人想成为那样的故事的一部分。当然这只是我看完之后的感觉。

当然,余华肯定不是让读者成为冷血的人,看完之后有那种怜悯心,有对那个时代,对现在的社会更多的反思,更多警醒,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思考,这才是作品的力量所在。可怜许三观,可怜徐福贵一家,终究他们的悲剧是时代导致的,战争,土改,大跃进,大革命,人的命运在历史潮流之下,犹如蝼蚁一般,一人的性命,一家的性命又能有多少风浪。但是在历史潮流下的小人的故事,勉力坚强活着的人才更能体现生命的可贵,活着的可贵。可能大家都是小人物,大家都为了活着而遭受苦难,所以《活着》才被这么多人喜欢吧。

其实我一直以为许三观最后是要死去的,没想到作者却给了一个happy ending,这是我没有想到的,可能作者觉得许三观太可怜了,值得给一个好的结局了,但是这样故事变得非常小家子气了,总的来说我还是不喜欢这个结局的。倒不是说许三观一定要死,只是既然要表达这是一个吸血的社会,为什么不一路到底,讲的更透彻些呢,小说到最后表现的倒是:许三观不需要卖血了的时候,想再去卖一次血却没人要自己的血了,自己的精神崩溃(豆瓣简介语)。无法理解这样的结局,我想一个真正经历过最苦难最穷困潦倒的日子的人是不会这样的。

《许三观》有一个难以理解的Bug,那就是,几十年的时间跨度,卖两碗血的价格却一直是35元,我看书的时候也觉得这处理的太失误了。现在觉得这应该是作者特意为之,小说的世界,并不是历史上某个真实的世界,是一个“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,它奇异,怪诞,隐秘,残忍”,作者特意用卖两碗血永远是挣35元这一意象,暗示读者这是一个不存在的虚幻世界。毕竟余华说过:“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,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。我的这个真实,不是生活中的那种真实。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,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、鱼目混珠的事物”。

反观《活着》更加彻底,以老福贵讲故事的方式讲徐福贵的一生。最应该死去的人(这样说也许不太对)活在这个世界继续受苦,而那些应该被保护着渡过困难享受最后的幸福的人却一个个“不出意外”的死掉,表现出真正的绝望与无助。我觉得《活着》的水平比《许三观卖血记》要高出不少的。

两部SP

《白线流》是96年的日剧,酒井美纪的七仓园子,还有她在《情书》中的少年女藤井树真是好看,好看哇哇哇哇

片子没什么说的,反正一般人应该没看过,相对于剧集,这两部SP并不很好(总共有5部SP),但也让我产生一些感触。

几个主角从长野来到东京追求自己的梦想,其实长野并不算多乡下,但在融入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显得非常困难,看起来大家都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,但是其实都只能勉力维持,说实现梦想,那是远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。现在的我们也在那个年纪,从小地方来到北京,到上海、深圳,也在说着追求梦想的话,但是怎么在这城落下脚都是困难的事情。想想也是悲伤,但想想也要充满希望。

说到梦想,很多人多会像园子那样,对朋友说着“不要放弃,这是你坚持这么多年的梦想,怎么能这样放弃”这样的话, 一说到梦想就说我支持你,请坚持下去,但是自己却在需要选择的时候对理想充满迷茫。坚持是困难的事情,不要简单地对人说让对方坚持。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,该支持的支持,但不要什么事都说“我支持你请坚持下去”这样的话,说到底,”支持“两个字说出口是廉价的。

对于别人的选择,我一般不说多支持,对于不支持的选择,也不多说不支持,只提醒对方多想清楚,让对方知道“我不支持你,你也许需要更多的考虑”,这样就可以了吧。

=== END ===